通威股份生产体系工作大胆创新卓有成效
编者按:
2014年,饲料原料价格跌宕起伏,市场竞争更趋白热化,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全国获得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数量比2013年减少3000家。通威在经历了2011-2013年的管理变革之后厚积而薄发,2014年上半年销售保持了高增长态势;在下半年行业普遍低迷的背景下,全年产销量仍稳中有升,成绩喜人。
在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董事局刘汉元主席和股份公司总裁办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公司2014年“聚势聚焦、执行到位、有效经营”的经营方针以及“速度、效率与发展”的要求,股份公司生产部积极响应,以“精细管理、持续改进、创先争优”为生产管理工作方针,以向分、子公司提供支持、服务和风险管控为指导思想,在产品供应保障、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效率提升、生产体系团队建设、工程管理、风险管控、安全生产等方面,深入开展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工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获得刘汉元主席的高度评价:“整个2014年生产体系的生产工作是这么多年以来特别充满朝气,特别充满活力,特别富有成效,特别找到感觉,特别找到自信,特别找到我们存在价值的一年”。
通威股份现有60余家生产型饲料分、子公司,生产各类水产、畜禽饲料,年生产能力逾千万吨,生产员工3000余人。股份公司生产部负责对各分、子公司饲料生产、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工程建设等工作开展技术和管理支持,并进行一系列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的建立和推广。
2014年,20余家分、子公司产量创历史新高,产品供不应求,这对于生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市场需求,股份公司生产部组织各分、子公司开展标准化工厂建设、精细化管理、生产技术创新等工作,促进分、子公司生产工作持续改进,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 运筹帷幄力保供应
针对2014年出现的旺季提前,4-6月产品需求激增的问题,股份公司生产部对整个通威的生产资源进行了统一调配,以片区为单位建立产品保障机制。利用片区统一协调,快速反应的优势,充分发挥产品供应能力,主要通过四大举措来保障旺季产品供应:出台10条保障产品供应指导意见;按月编制产品供应预案;异常情况快速响应、产品供应动态跟踪调配。
出台保障预案的同时,为保证各公司产品供应,股份生产部也对各分、子公司产品供应工作给予了全面跟踪、指导和服务。去年6月,揭阳、苏州、珠海海壹等公司虾料供应紧张,福州公司在厦门的调料也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在通威股份严虎总裁的亲自指导下,股份公司对这部分公司2014年旺季产品供应工作及时给予了协调,保证了产品的及时供应。
与此同时,股份生产总监李林清、生产部副部长陈兴伟、生产部设备工程师喻述武,在生产旺季时倾注大部分精力,确保一半以上工作时间在分、子公司现场开展服务,帮助分、子公司解决产品供应中的实际困难,提高生产效率。
■ 建立标准化、自动化、高效率的生产体系
标准化是获得公司最佳生产经营秩序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手段。为了保证股份公司整体生产管理水平,股份生产部于2013年聘请了专业机构开展标准化工厂建设工作。通过专家现场辅导,借助其提供的先进工具,股份生产部组织生产体系精干力量,对通威先进技术和管理进行了提炼,建立了设备管理标准、岗位作业标准、现场管理标准,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并在2014年、2015年大力复制、推广,预计到2016年底,通威各分、子公司将全面完成标准化工厂建设工作。
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运用自动化手段进行饲料生产,可以确保设备的连续、稳定发挥,保证生产的持续、稳定运行,使产品质量更具保障;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通威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应用中央控制室对整个生产线进行控制,生产优质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的先进控制技术在通威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2013年、2014年股份公司开展ERP3.0建设,更是将生产过程控制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完美结合,实现了车间中央控制系统与ERP3.0系统集成,为生产过程防错、纠错提供了保障,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可靠,生产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
传统的饲料生产对人的依赖度较高,员工的劳动强度也比较大。一直以来,通威都引领着行业的自动化进程,从早期的“老虎车”、皮带输送机,到近些年的叉车、托盘、机器人,通威都大胆尝试和推广。
近年来,机器人在制造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威紧跟国际步伐,在数年前就开始机器人码垛技术的应用,并与自动打包系统完美结合,实现了高效生产。李总介绍,2014年,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方式的推广实施和各公司生产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人员得到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均生产效率比2013年提高5%以上。
■ 精益求精铸造优质产品
产品设计必须通过生产才能转化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饲料的内、外在质量,都会对养殖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生产技术的先进性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优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股份公司生产部指导各分、子公司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完美诠释产品设计,使产品营养指标稳定地达到配方设计,保证客户养殖效果。李总介绍:“我们不仅给分、子公司配置了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还用一些特色管理来保障产品品质;同时,各片区、各分、子公司还自主开展中控员技能培训,对设备工作原理、操作控制方法等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中控员的操作能力、理论水平,操作员工在工作中都能够自觉运用,从操作方面保证了产品内在质量的稳定、可靠。”
在2014年和2015年,股份公司生产部坚持对各分、子公司开展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并强化过程指导、督促、考核,形成了产品外观质量持续改善的良好机制。通过近几年的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形成了特色设备、特色配件和特色管理,为产品外观的持续、稳定提升提供了软硬件支持。“不仅公司品管部检测表明我们的产品外观及工艺加工控制水平逐年提高,市场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2014年我们对分、子公司市场体系和终端养殖户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常规水产料、虾蟹料、膨化水产料的产品加工质量均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李总说。
■ 精细管理节能降耗
一直以来,股份生产部都致力于先进管理体系的建立,从6S管理、准军事化管理、标杆管理、精细化管理再到精益生产,长期向国际优秀企业学习,并结合公司自身情况,建立起适合通威的管理模式。2014年,股份公司生产部在廊坊通威和珠海海壹开展精细化管理示范工作,建立了生产精细化管理实施标准,构建起了更为科学的标准生产体系管理模型,开发了生产精细化管理工具,建立起了一套可以复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2014年,生产部以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为主要管理手段,通过细化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生产各项费用的单吨耗用剔除合理因素后,均保持或低于2013年的水平,管理成效明显。”李总表示。
获得如此成效的原因,主要在于严格审核技改方案,确保投入的合理性,降低折旧费用分摊;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运行费用;深入开展机物料消耗的精细管理,对润滑油、环模、压辊、筛片、锤片、锤头、齿圈、耐磨板等日常消耗量较大的配件消耗情况进行精细管理,每月通报标杆数据和后进公司,并帮助后进公司寻找解决措施,从而降低机物料消耗。
据了解,股份生产部每月还会对各分、子公司电耗、煤(油、气、汽)耗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产品类型的标杆公司和后进公司进行通报,并帮助后进公司寻找解决措施,从而实现燃料动力费用的降低。同时,通过大力推广自动缝包、自动码垛、叉车托盘等机械化作业手段,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通过实施5513生产技术推广项目,改良设备性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从而实现人工费的降低。
通过上述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股份生产体系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产品内外在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持续改进的生产管理机制。
■ 大胆创新卓有成效
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只有始终保持持续创新,才能在自身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市场的引领者而不是模仿者。
通威的生产技术也不例外。在通威发展的三十三年历程里,已实现了多次技术跨越。在饲料制造领域,某些方面的生产技术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作为水产饲料龙头企业,通威的生产技术一直处于行业领先,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要保持原有的优势并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就必须保持活力,不断创新、突破自我、超越同行,引领行业发展,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为激发全员创新,股份公司于2013年设立了“通威百万生产技术创新基金”,在良好的创新机制下,生产体系员工创新热情高涨,每年都有百余项创新项目产生。股份生产部对各分、子公司的创新成果进行确认后,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创新奖项评选,对优秀的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和推广。仅2013年和2014年,就有50余项创新成果获得嘉奖,发放奖金近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