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塑鱼文化 通威岁末上演扛鼎大作

2012年03月28日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通威
  随着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正式对外公布,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总裁刘汉元可以说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五个奥运吉祥物中,以鱼为原形的“福娃贝贝”无形中让通威这个专注于“卖”鱼的企业与奥运有了不解的情缘。

  据了解,通威鱼已经向国家农业部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如果不出意外,两项“认证”有望于2006春节前通过。该认证一旦顺利通过,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将成为中国水产行业中首家获得绿色认证的企业。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新闻发言人黄其刚表示,拿到该权威认证,就等于拿到了进入2008奥运会指定供应商的敲门砖。据悉,明年通威将正式着手为“挤进”2008北京奥运做准备。与此同时,通威还将斥资10亿元来强力打造中国首条品牌鱼。据透露,仅宣传费一项,通威就将投入高达数千万元。可以说,刘汉元和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岁末上演的扛鼎大作,值得我们所有人期待。

  为确保通威鱼明年在全国市场一炮而红,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近日,通威在国内率先掀起了重塑鱼文化的风暴,为了寻找鱼文化的根源,昨日,通威还聘请了众多国内资深的水产专家献计献策。业内人士称,通威此举是为明年塑造全国品牌而做的前期铺垫。

  鱼文化渊源流长

  从远古狩猎、采集时代起,鱼一直与人类密切相关,甚至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类赋予鱼以丰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门类——鱼文化。流传至今,每年除夕,餐桌上必然有鱼,一般人当时都不吃,就是图个“年年有余”。这种风俗,民间称之为“讨口彩”。不仅在我国,就是在中国文化波及的地区和国家,“讨口彩”习俗也非常盛行。

  此外,金鱼和鲤鱼在当时被赋予了更加特殊的文化色彩。鲤鱼的文化含义更为丰富,我国民间习俗,常把鲤鱼视为“财神”。每到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乡间里就有人在黎明时分挑着担子,在盒里盛着小鲤鱼,一边走一边敲着小锣鼓,嘴里喊着“财神爷来了!”于是家家户户赶紧把门打开表示欢迎,送给来人一个红“封包”,对方就送上一条活鲤鱼。这种习俗在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里多有体现。民间的艺术家们用象征手法描绘了《年年有余》这样的年画,采用了“余”与“鱼”的谐音,从而在画面上绘出了大鲤鱼的形象。

  通威看中的就是鱼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也是鱼被选为奥运吉祥物的真正原因。四川水产资深专家吴江研究员还讲述了一个传说,从远古以来,人们都十分喜爱吃鱼,特别是鲤鱼。但在唐朝时,是李家的天下,鲤同李谐音,鱼“姓”了皇帝的姓。皇室之中以鲤为佩,兵符也改用鲤符。百姓捕到鲤鱼必须放生,谁出售鲤鱼就得受罚。为了禁止百姓吃鲤鱼,于是有了吃鲤鱼容易发病的传言。“这些传言至今虽无从考证,但有关鲤鱼的习俗却是在中华辽阔的大地上广为传播。”

  近年来在香港等地,公司、酒楼开张,乔迁之喜等都习惯恭敬、端庄地摆上一缸锦鲤。这群锦鲤里,必然有一至数尾全身乌黑、肚皮金黄被称为“铁包金”的,锦鲤有“进利”之意,“铁包金”自然是肚里有黄金,那即意味着发财。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鲤鱼一直是吉祥物和吉祥语、吉祥图案的内容。民间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鱼跃龙门”为仕途得意、飞黄腾达的祝吉语。此外,因“鲤”与“利”谐音,“鱼”与“余”谐音,吉祥图案“渔翁得利”、“富贵有余”、“吉庆有余”等中的纹图亦都是鲤鱼。在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中,就有三枚“吉庆有余”的纪念币,其中一盎司银币一枚、二盎司银币一枚、一盎司彩色银币一枚,其图案就是娃娃抱大鲤鱼的我国传统吉庆有余的图案。

  “四川的鱼文化十分久远”,作为解放后曾任四川省水产局局长的杨全成说,上世纪70年代,在重建绵阳三台县团结湖水库时,从坝底挖出了至少上万年的鲤鱼化石。

  随着劳动的深化,鱼类不仅作为人类食物的可靠来源,同时也构成其精神世界的神秘意象。鱼骨作为最早的饰物,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涂红、穿孔的草鱼眶骨,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判断的最早实证。而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鱼图、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璜、玉块鱼图,更使中国鱼文化发展到了早期的高峰。鱼类一旦摆脱了单纯的食用价值,成为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创造的对象,鱼文化的系统便开始形成了。

  鱼曾是身份的象征

  “其实,你知道吗,鱼曾是代表人类权利和身份的标志。”有着几十年经验的水产专家冯耳元说。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盆,以及人面鱼盆,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些鱼纹只是一些很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并不很形象具体的鱼形,因此也称不上什么美感。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和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他们当时是临水而居,鱼是他们的食物和生活的保障,没有鱼就意味着死亡。因此这种感觉决定了他们对鱼的崇拜,把它作为美的象征。这是对鱼崇拜的一个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鱼多仔、繁殖能力强,在母系社会,人们的寿命普遍偏短,而大量繁衍是人类得以延续的重要方式,所以人们渴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

  后来人们创造了新的崇拜对象——龙,但龙有鱼的特点,那就是全身布满了鳞片。在古代的故事中,鱼龙可以互相转化,鱼是龙的另外一种形态,龙在困境中常常变化成鱼的形象。

  到唐代鱼成为权利和身份的标志,唐代的皇帝赐给臣子鱼符,鱼符的作用和虎符是一样的。唐高祖为了避先人李虎的讳,将虎符改为鱼符。鱼符分为不同的种类,有金质、银质、铜质三种,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带。另外,还出现了专门用来装鱼符的袋子,叫鱼袋。当然,这里面应该有对鱼崇拜的成分。也就是说,唐代在崇拜龙的同时,也在崇拜着鱼。

  鱼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的文学艺术,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是最早的养鱼国

  中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有着悠久的捕鱼史。据史料,中国是最早的养鱼国家,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从事捕鱼作业。1983年,我国考古学家在辽宁省海城县位于一条叫海城河的右岸的小孤山仙人洞遗址中,出土了一枚用鹿角制作的用来射鱼的用具鱼镖头,加工采用了锯切、研磨等方法,在鱼镖头上还制成倒钩、正钩、锐尖和利刃,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捕鱼工具,可见当时的加工技术已经大有发展。

  此外,1955年还在河北省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出土了属新石器时代的一枚鱼镖和二枚鱼钩,鱼钩一枚长四厘米左右,另一枚仅长两厘米左右!并在鱼钩上使用了倒钩技术;1958年在黑龙江省宁安县牛场遗址发现属新石器时代一枚鱼钩;1952年在河南省郑州市商代遗址发现属商代的三枚鱼钩;1958年在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营子青铜短剑墓发现属春秋末战国初的一个渔钩坠子(和现在用的铅片、铅块作用相同),同时也发现了三枚鱼钩。从考古发现来看,人类用以捕鱼的工具已十分精细、实用,可见当时人类的生活已与捕鱼业十分密切。

  而四川的水产业真正获得大发展是在解放以后。杨全成说,当时四川的水产业年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主要集中在万县一带。与之相比,现在产量已经将近100万吨。这其中,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总裁刘汉元发明的“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产业上的一个革命,让渔农真正走上了致富路。
  采写刘鲁摄影张鸣

以下介绍几款鱼的制作方法。

  糖醋脆皮鱼
  备料:鲜鱼、植物油、酱油、料酒、醋、胡椒粉、盐、味精、糖、葱花、姜米、蒜泥、淀粉。
  做法:
  1、将鱼去鳞、鳃,净膛洗净,两面打成牡丹花刀,用葱、姜(拍碎)、盐、料酒、胡椒粉腌入味后拣除葱、姜,用水淀粉挂糊,干淀粉拍好。
  2、油烧至7成热时,鱼下锅炸熟,取出。待油热至8成时将鱼复炸至酥脆装盘。
  3、锅留底油,下葱花、姜米、蒜泥、酱油、盐、料酒、胡椒粉、味精、糖、醋,待汁开时勾芡,冲入沸油,将汁浇匀在鱼身上即成。

  水煮鱼
  作为水煮鱼,人们一般只能在饭店里吃到,现在有卖料的,自己也可以做,而且很好吃,和饭店里的一样,现在介绍一下做法。
  备料:一袋水煮鱼调料、料酒几小勺、鱼一条(最好是草鱼,刺少)豆芽菜、青菜适量。
  做法:把鱼洗好,切成片,用调料里的腌鱼料加些料酒腌上,准备好一口干净的锅,里面不放油,把豆芽和菜加进去炒得去生。出锅后放在盆里,再加上700-800毫升的水,再把调料里那一大袋的油包放进去。水开后,把鱼放进去,煮三四分钟,舀起锅放在盆子里,把锅涮干净,倒上150克的油,把油烧热,再把干辣椒面倒在鱼上,把热油浇上去。

  清蒸鲫鱼
  备料:鲫鱼,姜、葱、盐等
  做法:
  1、将剖净的鲫鱼和姜葱一同放进锅里,蒸8-10分钟后取出。
  2、把蒸鱼时候所得的蒸馏水倒入碗内,备用。
  3、将姜末放入锅,用油爆香。
  4、将刚才留下的蒸鱼水倒入锅,加上盐、味精和少许麻油、胡椒粉煮至同味,弄好之后淋上鱼身,再撒少许葱花上鱼面即可。
  要点:在家里做这道菜,可以选用鸡精来代替味精,增加鱼味。
  评价:做法就是省料,保持鱼的原汁原味。

  酸菜鱼
  备料:鲤鱼1条、陈年泡青酸菜250克、鸡蛋清1个、混合油、精盐、味精、胡椒面、料酒、泡辣椒末、花椒、姜片、蒜瓣。
  做法:
  1、将鲤鱼去鳞、鱼鳃、剖腹、去内脏洗净,用刀取下两扇鱼肉,把鱼头劈开,钱骨制成块。泡青酸菜洗后切段。
  2、将炒锅置火上,放少许油烧热,下入花椒料、姜片、蒜瓣炸出香味后,倒入泡青酸菜煸炒出味,加汤烧沸,下鱼头、鱼骨,用大火熬煮。撇去汤面浮沫,滴入料酒去腥。再加入精盐、胡椒面备用。
  3、将鱼肉斜刀片成0.3厘米的连刀鱼片,加入精盐、料酒、味精、鸡蛋清拌匀,使鱼片均匀地裹上一层蛋浆。
  4、将锅内汤汁熬出味后,把鱼片抖散入锅。用另一锅入油烧热,把泡辣椒末炒出味后,倒入汤锅内煮1—2分钟。待鱼片断生至熟,加入味精,倒入汤盆子中即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