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鱼游进四川人菜篮子
市场热销无公害鱼
中广网成都6月23日消息(记者周平王磊通讯员黄其刚)四川省着手对所有水产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这项措施不但成为市民生活中丰富餐桌、改善膳食结构的一件大事,更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安全、健康、无公害”的消费理念。该制度实施至今刚好整整一个月,让我们到农贸市场走走,去看看它的效果吧。
无公害鱼
成都黄忠集贸市场是成都农贸市场的模范。在这里,尽管无公害鱼每斤要比普通鱼贵1元钱,购买者仍蜂拥而至。一位李姓大妈好不容易才挤进人群,挑了两条裂腹鱼。记者问:“你买这些鱼,吃得放心吗?”“放心。你看,那不是有省里发的‘无公害水产品’牌子吗?”大妈指着旁边挂的一块铜牌说。这些来自成都通威水产科技公司渔场养殖的裂腹鱼,是省水产局在全省认证的195种无公害水产品中的一种。包括通威水产的渔场在内,全省共有47个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同时获认定,面积达1万多公顷。这些基地每年可为我省城乡居民提供2.4万多吨无公害水产品。
黄忠集贸市场为了保证市民菜篮子的健康安全,买到放心的农产品,率先投入到无公害产品的行动中。该市场淡水鱼已全面经营现成都唯一大量上市的无公害通威鱼,并形成了一套全面的管理措施保证其他不符合准入制的鱼不在市场中销售。据该市场王主任介绍:“我们将以此为起点,逐步发展到销售全程无公害通威鱼,市场内的其他产品也将逐步销售有品牌和有品质保证的农产品,确保该市场的消费者完全放心,把准入制扩展到整个农产品。”据悉,成都市政府正计划将黄忠集贸市场的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现在已有多个市场也准备在借鉴黄忠农贸的基础上把水产准入制和无公害行动进行到底。
实行市场准入制,是把监督管理关口前移,要求进入市场的批发、零售食用水产品,必须与市场建立定向经营合同,通过明确生产基地、实行无公害生产以及依法追究安全责任等措施,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成都水产品商品率达90%,每年销往市外达18000吨,同时也是水产品消费大市,每年调入水产品达38500吨。仅2002年,成都市水产总量达6.01万吨,水产业总值14亿元,但由于2002年缺少未经国家认可的检疫,没有取得市场准入证,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今后,市民在市场上购买鱼类、海鲜等水产时,有权要求商贩出示水生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没有“盖章”的,市民可拨打举报电话投诉。水生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包括水生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水生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水生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水生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合格证明五类。
从四川全省范围来看,水产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对该省水产经济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一向以增加产量为发展方向的四川省传统渔业,逐步向注重“优质、高效、外向”等现代渔业发展方向转变。随着常规养殖品种价格的走低、名特优品种效益的增加和科技的推动,品种结构更加优化,优质水产品比重逐步提高。成都平原与大部分丘陵地区草鱼已由去年同期的6.4元/公斤降到5.6元/公斤,而加州鲈鱼、武昌鱼等价格却分别由去年同期的20元/公斤、7.6元/公斤上升到26元/公斤、10元/公斤,从而调动了养殖名优品种的积极性。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四川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水产业总产值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水产品产量、产值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这在四川省历史上少有。虽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据预测上半年全省水产品产量仍可完成34.08万吨,将比上年同期增长12%;四川全省渔业总产值可望达到4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47.7%。
四川养鱼人得到实惠无公害鱼吸引老外目光
新闻背景:
全程无公害鱼是指在大气环境、鱼塘底泥和养殖用水均无污染的条件下,严格按照专门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用无公害的通威饲料喂养、生产过程和产品经行业管理部门监控、权威机构检测、不含任何激素和违禁药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取得政府认证许可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鱼。其显著特点是品质符合无公害标准、食用安全。在鱼种和鱼饲料方面,也要严格筛选,选育的鱼种必须优质、健壮、无病害,饲料则要经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合格。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一般不给鱼池施以任何药物,即便用药,也只选用绿色、健康、安全的中草药,从而确保鱼在成长过程中不受任何污染。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检查一次,并严格记录各种鱼生长情况的变化。在鱼上市之前,还须经过最后检测,指标中任何一项不过关,都不能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