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整中前进
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榆树市,有过辉煌的历史。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过突出贡献。然而,市场经济打破了传统的供需分配模式,使榆树市陷入“产粮大市、工业小市、财政穷市”的怪圈。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市领导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做强龙头、优化结构、创新组织”的思路,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9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116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2.7%、11.5%和15.2%。
做大龙头项目增强工业实力
围绕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用工业项目拉动农业产业,走具有工业特色的效益农业之路。
玉米是高产作物之王,榆树市每年产量在140万吨左右,抓好玉米经济是该市实现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黄金产业”项目,为此,该市千方百计提高玉米转化能力。去年,建立了吉粮榆树曙光变性淀粉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达产后年生产麦芽糊精、变性淀粉1.5万吨,转化玉米7.3万吨。围绕这个项目,全市10个乡镇、近10万农户从事专用玉米种植,面积达3万公顷,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增收1000多万元;为拓展加工转化领域,该市围绕榆树酿酒集团、长春榆树大曲集团和省白酒集团三大龙头企业打造榆树酒业生产航母,把酒文章做精做强;依托年产20万吨饲料的长春通威饲料集团做大饲料加工业,促进玉米加工转化。同时依托吉粮集团45万吨大豆深加工、黑珍珠酱油和天源食品项目,发展大豆加工业,以无污染、无公害、无转基因的绿色豆制品抢占国际市场。该项目带动全市13万户农民种植大豆8万公顷,其中种植黑大豆3000公顷;年产5万吨的脱毒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带动农户种植脱毒马铃薯3000公顷,每公顷增收4600元;总投资5000万元创建的年产10万吨精洁米的关东禾丰米业公司,是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已被国家确定为绿色食品。该项目带动全市10万农户,种植4万公顷水稻。如今,“关东禾丰”米已畅销全国,打响了榆树绿色稻米品牌。现在,全市已经走出了一条粮食转化增值之路。五棵树镇通过发展白酒酿造业、畜牧养殖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每年转化粮食15万吨,全镇粮食不仅不外卖,而且还要购进4万吨。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项目41个,总投资20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不仅提升了榆树工业经济素质,延长产业链条,还可促进农民增收。近日,省政府又确定榆树为农产品加工业试点市。
深化结构调整加速“三农”裂变
调整种植业结构。榆树市沿榆陶路、吉哈路等交通沿线构建绿色蔬菜经济带,种植蔬菜4万公顷,建蔬菜大棚2万栋;依托“一江两河”水资源优势,构筑绿色稻米经济带;根据区域特点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大岗肉葫芦、新立珠葱、红星林果、福安药材等已粗具规模,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其中,新立珠葱销售非常火爆,去年全乡种植500公顷,今年达到1000公顷,每公顷纯收入2万元。现在,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去年尽管遭受洪涝灾害,但种植业收入未减,净增效益78万元,人均比上年增收50元。
调整畜牧业结构。该市本着“增总量、建基地、出精品、创名牌”的原则,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全市已建牧业小区200个,生猪发展到270万头、牛90万头、禽3100万只;标准化:通过改良品种、规范种畜市场、健全繁改网络等形式,打造榆树猪、牛品牌,开发绿色畜禽产品;安全化: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建立动物防疫体系,使肉类产品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通过抓“三化”,去年该市牧业总产值达到25.2亿元,牧业人均收入1300元,比上年增收150元。
调整劳动力结构。农业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该市把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推广“光明模式”,引导农民向外地转移。去年,光明乡劳务输出人数达到1.2万人,劳务收入实现6600万元;延河乡朝鲜族居多,该乡积极组织农民到韩国打工,每年赴境外打工人数达到30%以上;推广“弓棚模式”,引导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弓棚镇通过实行全程机械化耕作,87%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畜牧业、运输业、服务业;推广“五棵树模式”,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聚集。五棵树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该镇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造酒、豆制品、砂石采捞等支柱产业,形成了“非农产业占主导、产业发展成链条、8000农民进城镇”的良好局面。目前,该市劳务输出逐步实现了由无序流动向有序输出转变,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变。2002年,全市劳动力转移达23.6万人,总收入6.09亿元。
创新经济组织健全服务体系
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创新经济组织。该市按照互利互惠、规范有序的原则,积极发展和壮大各类专业合作社。光明乡根据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采取项目带头人+农户的形式创办各类合作社。党委宣传委员马云龙创办的苏子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2680户,苏子种植面积达845公顷,辐射周边3个县(市)、5个乡镇、18个村,年产苏子1600吨,销售收入650万元;弓棚镇组建农机、牧业、运输三大合作社,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2002年全镇土地规模经营户达4203户、4485公顷,每公顷增收600元。全镇规模养猪户达到3500户,年出栏生猪35万头,实现收入2.5亿元。全镇各种运输车辆1300多台,年运输收入500万元。目前,该市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中介服务组织180多个,经纪人达到2万多人。这些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完善市场体系。五棵树黄牛市场,由原来占地4.5万平方米改建成占地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交易市场,年交易量由过去的8万头增到50万头,日交易额达300万元,成为东北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加强了弓棚生猪交易市场建设,生猪年交易量已突破60万头,年创产值3.6亿元,每天有160多台双桥大货车运输生猪,远销到山东、广东、河南等地;提供信息服务。该市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信息网站,组建农业信息网络系统,一些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
做大龙头项目增强工业实力
围绕农业办工业、依托资源上项目,用工业项目拉动农业产业,走具有工业特色的效益农业之路。
玉米是高产作物之王,榆树市每年产量在140万吨左右,抓好玉米经济是该市实现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黄金产业”项目,为此,该市千方百计提高玉米转化能力。去年,建立了吉粮榆树曙光变性淀粉有限公司,总投资1.4亿元,达产后年生产麦芽糊精、变性淀粉1.5万吨,转化玉米7.3万吨。围绕这个项目,全市10个乡镇、近10万农户从事专用玉米种植,面积达3万公顷,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增收1000多万元;为拓展加工转化领域,该市围绕榆树酿酒集团、长春榆树大曲集团和省白酒集团三大龙头企业打造榆树酒业生产航母,把酒文章做精做强;依托年产20万吨饲料的长春通威饲料集团做大饲料加工业,促进玉米加工转化。同时依托吉粮集团45万吨大豆深加工、黑珍珠酱油和天源食品项目,发展大豆加工业,以无污染、无公害、无转基因的绿色豆制品抢占国际市场。该项目带动全市13万户农民种植大豆8万公顷,其中种植黑大豆3000公顷;年产5万吨的脱毒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带动农户种植脱毒马铃薯3000公顷,每公顷增收4600元;总投资5000万元创建的年产10万吨精洁米的关东禾丰米业公司,是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已被国家确定为绿色食品。该项目带动全市10万农户,种植4万公顷水稻。如今,“关东禾丰”米已畅销全国,打响了榆树绿色稻米品牌。现在,全市已经走出了一条粮食转化增值之路。五棵树镇通过发展白酒酿造业、畜牧养殖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每年转化粮食15万吨,全镇粮食不仅不外卖,而且还要购进4万吨。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项目41个,总投资20亿元,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不仅提升了榆树工业经济素质,延长产业链条,还可促进农民增收。近日,省政府又确定榆树为农产品加工业试点市。
深化结构调整加速“三农”裂变
调整种植业结构。榆树市沿榆陶路、吉哈路等交通沿线构建绿色蔬菜经济带,种植蔬菜4万公顷,建蔬菜大棚2万栋;依托“一江两河”水资源优势,构筑绿色稻米经济带;根据区域特点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大岗肉葫芦、新立珠葱、红星林果、福安药材等已粗具规模,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其中,新立珠葱销售非常火爆,去年全乡种植500公顷,今年达到1000公顷,每公顷纯收入2万元。现在,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去年尽管遭受洪涝灾害,但种植业收入未减,净增效益78万元,人均比上年增收50元。
调整畜牧业结构。该市本着“增总量、建基地、出精品、创名牌”的原则,围绕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全市已建牧业小区200个,生猪发展到270万头、牛90万头、禽3100万只;标准化:通过改良品种、规范种畜市场、健全繁改网络等形式,打造榆树猪、牛品牌,开发绿色畜禽产品;安全化: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建立动物防疫体系,使肉类产品符合国际食品安全标准。通过抓“三化”,去年该市牧业总产值达到25.2亿元,牧业人均收入1300元,比上年增收150元。
调整劳动力结构。农业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该市把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推广“光明模式”,引导农民向外地转移。去年,光明乡劳务输出人数达到1.2万人,劳务收入实现6600万元;延河乡朝鲜族居多,该乡积极组织农民到韩国打工,每年赴境外打工人数达到30%以上;推广“弓棚模式”,引导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弓棚镇通过实行全程机械化耕作,87%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畜牧业、运输业、服务业;推广“五棵树模式”,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聚集。五棵树镇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该镇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造酒、豆制品、砂石采捞等支柱产业,形成了“非农产业占主导、产业发展成链条、8000农民进城镇”的良好局面。目前,该市劳务输出逐步实现了由无序流动向有序输出转变,由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变。2002年,全市劳动力转移达23.6万人,总收入6.09亿元。
创新经济组织健全服务体系
围绕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创新经济组织。该市按照互利互惠、规范有序的原则,积极发展和壮大各类专业合作社。光明乡根据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采取项目带头人+农户的形式创办各类合作社。党委宣传委员马云龙创办的苏子合作社,入社农户达到2680户,苏子种植面积达845公顷,辐射周边3个县(市)、5个乡镇、18个村,年产苏子1600吨,销售收入650万元;弓棚镇组建农机、牧业、运输三大合作社,推进了土地规模经营,2002年全镇土地规模经营户达4203户、4485公顷,每公顷增收600元。全镇规模养猪户达到3500户,年出栏生猪35万头,实现收入2.5亿元。全镇各种运输车辆1300多台,年运输收入500万元。目前,该市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中介服务组织180多个,经纪人达到2万多人。这些合作社较好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完善市场体系。五棵树黄牛市场,由原来占地4.5万平方米改建成占地1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交易市场,年交易量由过去的8万头增到50万头,日交易额达300万元,成为东北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加强了弓棚生猪交易市场建设,生猪年交易量已突破60万头,年创产值3.6亿元,每天有160多台双桥大货车运输生猪,远销到山东、广东、河南等地;提供信息服务。该市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信息网站,组建农业信息网络系统,一些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