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富豪刘汉元要当蓝田“救市主”?
一直在资本市场默默无闻的四川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终于开始发力了。事实上,通威和希望集团大致差不多时候开始做饲料。早在1998年新希望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时候,刘汉元的通威就已经在四川乃至全国鱼饲料产业上独占鳌头,4年之后,刘汉元排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0。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通威在资本市场上的征战和声名居然是从借壳蓝田(现ST生态600709)开始的。
重组蓝田
5月15日,四川通威一片忙碌景象,但记者在办公区内一直找不到通威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恭容的身影,通威宣传部的人士也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据一位通威高层人士向记者透露,因为蓝田与通威都是农业企业,蓝田还在渔业上有巨大投入,自蓝田被证监会四次检查、其7名高管被刑拘审查之后,通威与蓝田确有接触,4月11日,王恭容代表通威第二次赴湖北,考察蓝田留下的产业。此次考察,王恭容写下了一份名为《我看今日蓝田》的报告,据说当时宾主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据蓝田生态农业股份公司办公室主任瞿定根证实,自4月11日通威王恭容抵达蓝田开始,蓝田方面代行董事长职责的肖纯林董事就立即跟王见了面,并迫不及待地展开了长达24小时的“紧张对话”,内容跟重组有关。
王恭容在《我看今日蓝田》的报告里也俨然以重组方的立场谈到了蓝田的问题和危机,他认为“大锅饭、家族企业、注重宗姓等”都是蓝田面临的必须改变的问题。王恭容称,如能成功重组蓝田,通威保证能在两年内将蓝田盘活。
这无疑是向资本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蓝田业绩造假败露后,已经成为跟银广夏一样臭名昭著的问题股,股价一落千丈。曾经敢于去碰银广夏的深圳发特、深圳中联实业都先后被媒体,弄得灰头土脸,深圳发特并且无奈退出重组。前车之鉴已经证明重组并非全是馅饼,一向行事低调的通威为何要去重组蓝田?何况据刘汉元向记者证实,通威已经向证监会提出了上市申请。
王恭容说,两次到通威考察,他所看重的是饮料生产线和年产30万吨配合饲料的蓝田饲料厂。以通威的实力和有利条件,如果能够成功重组蓝田,只要解决好经营管理等问题,再注入规模资金,两年内蓝田就可以脱胎换骨。
湖北洪湖市政府办公室一位女士亦在电话里称,蓝田是洪湖举足重轻的大企业,市政府正为如何将蓝田带出泥淖着急,此次两家大公司如果能够成功联姻,不论是对当地经济,还是对两个大公司来说都是有利的,洪湖市政府将对此次重组事宜予以关注并全力支持。
拖累上A股?
王恭容不接受记者采访,是因为他目前已经被要求不能对媒体再多说什么。王的位置本来就比较微妙:虽然他受命两赴湖北考察重组蓝田的相关事宜,但他实际上是通威已经申请准备上A股的四川通威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4月14日,他还在蓝田考察期间,接受了四川一家媒体采访,在这次谈话中,王不仅违背了信息披露原则(重组蓝田事宜,蓝田方面并未对外公告)谈到了考察中对蓝田的印象和重组思路,甚至将他两赴蓝田的重要结晶《我看今日蓝田》传真给该报记者,导致第二天该事项即被媒体披露。
因为通威并没有上市,通威员工除了以同情的语气谈到王恭容还没有回四川即被要求“回公司写辞职报告”的处理,以及后来虽未让王走人,却事实上将王“冷冻”的现象之外,记者无法获知能够造成刘汉元等通威高层震怒的事情对通威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不过一位通威负责宣传的人士肯定,证监会就此责问过通威公司。
这一事件的阴影估计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消散。记者甚至想请通威负责宣传和发展战略的胡荣柱谈谈通威发A股的情况,亦被拒绝。通威上下对媒体的到访弥漫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微妙心理。
对于刘汉元来说,已经迟了4年多,他不想在资本市场的跑道上再次迟到,在今年春节前最后一次董事会上,通威通过了向证监会申请发行A股的议案;刘汉元对上A股孜孜以求可以理解,只是,经此一番挫折,通威还会否再重组蓝田,已经成了刘汉元心里的秘密,至少,他的员工们都不知道,也还看不清楚。
20亿做IC
实际上,通威是觉得自己的资产除了组建一个股份公司上A股之外,还足有余力可借壳上市,再造一上市公司,这才准备重组蓝田。
不仅如此,通威还正在与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频频接触,当有记者问及刘汉元时,刘称是“将有一个新公司在香港H股上市”。
据调查,这一可能被通威分拆到香港上市的资产,就是1995年就开始关注IT业的刘汉元近日决定和德国的合作伙伴MCT共同投资25亿元,在成都投资6英寸0.5微米模拟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这一举动有望帮助四川省下定继北京、上海和深圳成为中国芯片业第四大重地的决心。
刘汉元说,1995年,通威就在关注半导体产业了,开始和德国、韩国、日本等知名企业进行了接触,并持续跟踪这个领域。之所以现在才进入,而且是大举进入,刘汉元称通威有自己的进入条件:“第一,不能够输血太多,原有支柱产业不能够受太大影响;第二,原则上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足够大的基础支撑对这个行业的投入,并且在投入过程和投入后一段时间不能盈利的情况下不会受到影响;第三,这个行业,中国在技术、市场,在全球化背景中生产确实占有某一方面的优势,我们才能够介入。”
刘汉元表示,目前国内这个领域里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品牌,未来有很大的空间。他还透露,这一项目通威将在今年完成准备工作,整个项目大约需要13亿-15亿元人民币,加上多晶硅项目,估计一共25亿元左右。
此事若成,就意味着原本旗下一家上市公司也没有的通威,就将一下子坐拥3家上市公司。(本报记者 康庄)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通威在资本市场上的征战和声名居然是从借壳蓝田(现ST生态600709)开始的。
重组蓝田
5月15日,四川通威一片忙碌景象,但记者在办公区内一直找不到通威股份公司副总经理王恭容的身影,通威宣传部的人士也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据一位通威高层人士向记者透露,因为蓝田与通威都是农业企业,蓝田还在渔业上有巨大投入,自蓝田被证监会四次检查、其7名高管被刑拘审查之后,通威与蓝田确有接触,4月11日,王恭容代表通威第二次赴湖北,考察蓝田留下的产业。此次考察,王恭容写下了一份名为《我看今日蓝田》的报告,据说当时宾主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据蓝田生态农业股份公司办公室主任瞿定根证实,自4月11日通威王恭容抵达蓝田开始,蓝田方面代行董事长职责的肖纯林董事就立即跟王见了面,并迫不及待地展开了长达24小时的“紧张对话”,内容跟重组有关。
王恭容在《我看今日蓝田》的报告里也俨然以重组方的立场谈到了蓝田的问题和危机,他认为“大锅饭、家族企业、注重宗姓等”都是蓝田面临的必须改变的问题。王恭容称,如能成功重组蓝田,通威保证能在两年内将蓝田盘活。
这无疑是向资本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蓝田业绩造假败露后,已经成为跟银广夏一样臭名昭著的问题股,股价一落千丈。曾经敢于去碰银广夏的深圳发特、深圳中联实业都先后被媒体,弄得灰头土脸,深圳发特并且无奈退出重组。前车之鉴已经证明重组并非全是馅饼,一向行事低调的通威为何要去重组蓝田?何况据刘汉元向记者证实,通威已经向证监会提出了上市申请。
王恭容说,两次到通威考察,他所看重的是饮料生产线和年产30万吨配合饲料的蓝田饲料厂。以通威的实力和有利条件,如果能够成功重组蓝田,只要解决好经营管理等问题,再注入规模资金,两年内蓝田就可以脱胎换骨。
湖北洪湖市政府办公室一位女士亦在电话里称,蓝田是洪湖举足重轻的大企业,市政府正为如何将蓝田带出泥淖着急,此次两家大公司如果能够成功联姻,不论是对当地经济,还是对两个大公司来说都是有利的,洪湖市政府将对此次重组事宜予以关注并全力支持。
拖累上A股?
王恭容不接受记者采访,是因为他目前已经被要求不能对媒体再多说什么。王的位置本来就比较微妙:虽然他受命两赴湖北考察重组蓝田的相关事宜,但他实际上是通威已经申请准备上A股的四川通威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4月14日,他还在蓝田考察期间,接受了四川一家媒体采访,在这次谈话中,王不仅违背了信息披露原则(重组蓝田事宜,蓝田方面并未对外公告)谈到了考察中对蓝田的印象和重组思路,甚至将他两赴蓝田的重要结晶《我看今日蓝田》传真给该报记者,导致第二天该事项即被媒体披露。
因为通威并没有上市,通威员工除了以同情的语气谈到王恭容还没有回四川即被要求“回公司写辞职报告”的处理,以及后来虽未让王走人,却事实上将王“冷冻”的现象之外,记者无法获知能够造成刘汉元等通威高层震怒的事情对通威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不过一位通威负责宣传的人士肯定,证监会就此责问过通威公司。
这一事件的阴影估计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消散。记者甚至想请通威负责宣传和发展战略的胡荣柱谈谈通威发A股的情况,亦被拒绝。通威上下对媒体的到访弥漫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微妙心理。
对于刘汉元来说,已经迟了4年多,他不想在资本市场的跑道上再次迟到,在今年春节前最后一次董事会上,通威通过了向证监会申请发行A股的议案;刘汉元对上A股孜孜以求可以理解,只是,经此一番挫折,通威还会否再重组蓝田,已经成了刘汉元心里的秘密,至少,他的员工们都不知道,也还看不清楚。
20亿做IC
实际上,通威是觉得自己的资产除了组建一个股份公司上A股之外,还足有余力可借壳上市,再造一上市公司,这才准备重组蓝田。
不仅如此,通威还正在与美林证券、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频频接触,当有记者问及刘汉元时,刘称是“将有一个新公司在香港H股上市”。
据调查,这一可能被通威分拆到香港上市的资产,就是1995年就开始关注IT业的刘汉元近日决定和德国的合作伙伴MCT共同投资25亿元,在成都投资6英寸0.5微米模拟集成电路生产线建设项目。这一举动有望帮助四川省下定继北京、上海和深圳成为中国芯片业第四大重地的决心。
刘汉元说,1995年,通威就在关注半导体产业了,开始和德国、韩国、日本等知名企业进行了接触,并持续跟踪这个领域。之所以现在才进入,而且是大举进入,刘汉元称通威有自己的进入条件:“第一,不能够输血太多,原有支柱产业不能够受太大影响;第二,原则上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足够大的基础支撑对这个行业的投入,并且在投入过程和投入后一段时间不能盈利的情况下不会受到影响;第三,这个行业,中国在技术、市场,在全球化背景中生产确实占有某一方面的优势,我们才能够介入。”
刘汉元表示,目前国内这个领域里面还没有形成很好的品牌,未来有很大的空间。他还透露,这一项目通威将在今年完成准备工作,整个项目大约需要13亿-15亿元人民币,加上多晶硅项目,估计一共25亿元左右。
此事若成,就意味着原本旗下一家上市公司也没有的通威,就将一下子坐拥3家上市公司。(本报记者 康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