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新观察:通威四十年,光伏龙头背后的速度与效率
当下,太阳能光伏被认为是人类未来清洁能源的第一来源,已成为世界能源革命的先锋。
在这个正蓬勃发展的行业中,“快”成为最典型的特征——行业发展快、市场变化快。不少企业在这个行业中快速成长、获得巨额财富,随后又快速崩塌,令人唏嘘。
而有一家企业,不仅已在光伏产业中连续多年占据全球龙头的位置。更难得的是,这家企业从农业水产起家,跨界进入光伏行业,已历经40年而基业长青。
这家企业就是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
它是如何在40年风雨中立于不败之地,又是如何在这样快节奏的行业中拔得头筹?不仅在于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前瞻性地布局光伏产业,更在于刘汉元带领下的通威人,在40年的历练中,早已成长为一支能战、善战,拥有极高效率与速度,和强大执行力的队伍。
超级工厂“背后的”通威速度
今年以来,中央电视台已多次聚焦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这座有11个足球场大小的厂区,被央视称为 “超级工厂”。
在这里,17条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线高效运转,每天生产250多万片太阳能电池片。据了解,这里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与同等产能的传统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相比,用工减少约62%,能源消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61%。
通威太阳能绿色工厂
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首个5G智慧园区,这背后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每台智能运输车都经过一定的‘记忆训练’,让它记住不同工序之间的路线走向,替代工人进行物料搬运” 。
面对超高的建设难度,从开工到投产,通威人却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奇迹般的速度纪录。2021年5月28日,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一期项目第一片电池片顺利下线。从第一台设备进场,到第一片电池片下线,通威人仅仅用了20天。仅两个月后,通威太阳能1GW异质结电池项目第一片电池片下线,标志着当时全球异质结电池量产规模最大的项目正式投用。
而这仅仅是“通威速度”的一个缩影。40年来,通威的每一步都展现出先人一步的速度和效率。
1986年,刘汉元发明的“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被列入农业部“星火计划”向全国推广,而刘汉元却率先布局鱼饲料行业,迈出了通威成功的第一步。
2008年,刚进入光伏行业的通威就以令人惊异的速度被行业认知——永祥多晶硅一期项目从启动到投产仅用了1年时间,刷新了千吨级多晶硅建设工期普遍需要3-4年的历史纪录。
2013年9月,通威收购赛维合肥工厂后,从一片杂草的破败厂区到调试出第一条生产线并投产,仅用时2个月。一年后,工厂就达到满产并开始盈利,随后迅速与同行厂家拉开差距。
40年来,正是因为刘汉元和他带领下的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始终对社会、对市场保持着清醒的认知和快速的反应速度,让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得以在40年的风云变换中稳健前行。
刘汉元的“三个决定”
“效率决定效益,细节决定成败,速度决定生死”。这是刘汉元在内部讲话中时常强调的一句话。
在刘汉元看来,效率是一切客观物质和社会组织存在的必然要求。任何时候,通威人都要保持足够的速度和效率,在执行过程中保持冷静的思考和有效的管控引领。以最短距离、最低成本、最少时间,构建组织最高效的产业链,这样,通威就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去参与未来的行业竞争。
“在商界当中,你跑慢了,有时候东西再好也要掉队。”因此刘汉元对通威的管理要求是:审批环节不得超过3个,决策流程越短越好、管理界面越少越好。
在生产环节,通威更是将效率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领域,通威太阳能制定了非硅成本、A级率、转换效率、单线产出、综合能耗、产能利用率等数十个生产、技术指标,逐一与行业内外最优秀的企业对标。综合比完比单项,力求每一项指标都做到最优。
在以成本取胜的高纯晶硅环节,对效率的重视更是成为通威重要的成功“法门”。
通威旗下永祥股份刚进入光伏行业不久,就开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提质增效。2008年,通过改进传统“西门子生产法”的不足,研制出“永祥生产法”,将原本是生产副产物的四氯化硅转化为原材料继续参与多晶硅生产,不但解决了四氯化硅排放问题,还可以节约成本、降低能耗。这也为后来通威在多晶硅领域的成本优势打好了基础。
如今,永祥高纯晶硅产品质量各项指标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产能也从最初的1000吨提升到目前的18万吨,稳居全球多晶硅龙头地位,规模与成本的双重优势使得通威稳稳地成为多晶硅赛道的领跑者。
永祥股份精馏塔装置
执行力取胜
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企业必然是“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没有超强执行力的企业就不可能有战斗力,也不可能有效率,更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领先。
刘汉元有一个观点,“团队不行,就是管理者不行,因为是你在管这个团队。如果功劳都是你的,责任都是别人的,你凭什么带团队?”在这样的管理文化输出下,危机感就会自上而下层层传递,使基层员工与管理者都成为目标高度统一的高效团队。
2013年,通威刚刚收购赛维合肥工厂,就迅速从集团输入了如财务、监察、审计、办公、人力资源、品牌等每一处管理细节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
为了尽快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公司高管把“家”搬进了工厂,随时深入到一线,检查生产线情况。市场团队立下了3个月为限的“军令状”,带着电池片样品,往返于各地几大中游厂家之间,一家一家征求意见并反馈给技术和生产部门。业绩就这样一点一点跑了出来。
仅8年时间,通威太阳能员工人数从87人发展到超过12000人,产能从1.2GW提高到超50GW,把效率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通威太阳能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电池产能规模最大、出货量最大、盈利最多、成本最低、开工率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企业。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细节化的管理,赋予通威团队极强的执行力,叠加良好的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让通威在颗粒度极高的企业管理运营中如鱼得水。大到高纯晶硅的提纯技术、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小到生产过程中的单位电费、人工和折旧成本等,都走在同行的前列,造就了通威如今在农业及光伏两大行业不可动摇的龙头地位。
结语
历经四十年高速发展,通威从四川眉山一条小河边起步,成长为目前拥有海内外300余家分、子公司,员工近5万人的世界级知名企业。
这种成功,不仅仅源于刘汉元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更在于从企业管理到产品生产,贯穿于公司全员的精细化管理思路和超强的执行力。
今年,通威再度发布未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公司2024年到2026年,高纯晶硅的产能将达到80万~100万吨,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产能达到130GW~150GW。这意味着通威光伏制造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大幅增长至今天的4~5倍。
毫无疑问,通威有这样的底气。
今年以来,通威已经公告了5份2022-2027年多晶硅长单销售,如按照近期市场价预估,预计销售总额超过2500亿。若不考虑价格波动等因素,这代表着在未来五六年,通威已锁定每年平均近500亿销售额。更意味着,通威必将在光伏产业这条高速发展的赛道上,走得更远、更久,走向一次又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