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心粉社区穿越北纬30°抗击病害

2015年06月15日 来源:通威报通心粉专刊

    北纬30°的鲫鱼鳃出血

  众所周知,北纬30°是大河文明起源地,水土气候最适宜生命的诞生和演化。既然最适合生存,那么生命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加剧增长,从而产生的病害种类也会随之增多。对鱼类来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第一批西南季风顺利抵达沿海,北半球迎来一年中日照最充裕的夏季。气温升高让鱼类摄食活跃,但由于天气多变,极易导致水体恶化,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因此夏季既是鱼类快速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的阶段。

  自4月中旬开始,四川双流县金桥镇各大渔场鲫鱼大面积发病,死亡数量累计十余万斤且有持续上升趋势,经专家实地取样分析证实是感染疱疹病毒(俗称“鳃出血”)导致。无独有偶,与双流同处北纬30°附近的江苏北部大丰、射阳等地,近两年也饱受鲫鱼鳃出血之苦,近半数养殖户被迫干塘、血本无归。

  兵贵神速

  当接到双流养殖户在通心粉社区的求助时,通威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专家团队赶往现场调查、记录并力求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专家团队到达金桥镇时,闻讯而来的各大渔场老板纷纷前来反映情况,向专家寻求解决方法。当时仅在金桥渔场上段就有7家养殖户“中招”,一些养殖户的鲫鱼死亡速度极快,甚至达到每天死亡400至500斤。

  “杀虫、消毒……啥药都用了,死亡就是控制不了!急死个人!”双流金桥镇岷江村的养殖户帅玉泽拉着通威帮扶团队人员的手说,自己一共3口塘,其中2口塘的鱼死亡尤其严重。从4月15日开始塘鱼出现鱼病症状,眼球突出、竖鳞、体表轻微出血……尤其是现在天气炎热,情况也越来越严重。“每天都要死400-500斤,现在总共已经死2000多斤了!”看着一堆一堆从自家鱼塘打捞上来的病鱼、死鱼,帅玉泽痛心不已。

  而位于红石渔场的养殖户周林霞近来也一直没有舒展开紧皱的眉头。目前,她家的2口塘死亡数量高达1万2千多斤。“刚刚捞上来,装成包的这些死鱼都还没有称重。”周林霞说起这满满几大袋的死鱼,眼里写满焦虑与无奈。

  由于事态严重,5月6日上午,通威股份动物保健研究所的技术专家前往现场展开专项调查,与四川通威业务员和技术服务老师进行了详细沟通,并在现场将采集的病鱼样本进行初步解剖和病理实验,同时还将不同鱼塘的病鱼采样,带回通威动保所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昨天我们通威动保所接到病情,双流红石渔场这边的鲫鱼出现大规模暴发死亡,短短十来天时间,已死亡了十几万斤鱼。在接到病情后,就第一时间来到现场进行处置。”通威动物保健研究所研究员罗远会向记者介绍,他们在现场进行了寄生虫、细菌的分离,对病鱼症状进行了基本观察。

  对于病鱼的情况,她表示,初步实验来看,病鱼的腮上有一些指环虫和车轮虫,腮上还有腮霉,内脏质地比较脆弱,肝脏有出血症状。“具体情况,我们还要在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快”工出细活

  光“快”没有用,关键的是要能够解决问题。通威要求专家组每次帮扶行动不能仅仅去现场调研一下就完事,还必须要求能立即解决的给出解决方案,不能立即解决的要给出合理建议。

  此次跟进双流渔场鲫鱼鳃出血的专家有通威股份水产市场部技术服务经理蔡泽文和四川农业大学汪开毓教授,二人强强联合找出了此次鲫鱼鳃出血的元凶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揪出“元凶”————疱疹病毒入侵

  据了解,事件发生后,当地水产站邀请四川农业大学汪开毓教授前往现场,与此同时,通威股份动物保健研究所技术专家也在出事渔场进行了实地调查。

  蔡经理介绍,5月7日晚,汪教授与通威股份动保所实验室的报告分析均一致结果:这些死亡的鲫鱼都感染了一种病毒————疱疹病毒,俗称 “鳃出血”。病毒在适应的条件下短时间内迅速暴发,最终造成了大面积的死亡。

  “目前,鲫鱼‘鳃出血’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鲫鱼暴发疱疹病毒病,患病鲫鱼就相当于宣布了‘死刑’。”蔡经理表示,不仅是双流金桥出现这样的问题,目前,鲫鱼鳃出血病病原(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已经蔓延到国内主要水产养殖区域,近年该病的发生有日趋严重的趋势。

  一种新型病毒 直接伤害鱼的造血系统

  很多养殖户这时候恐怕也在想:鲫鱼疱疹病毒病到底是何方妖魔?

  据蔡经理介绍,鲫鱼疱疹病毒的高发期一般是5、6月,往往会持续到9、10月份,发病水温在16——28℃,25-26℃是高发水温,一旦水温超过30℃该病就会自动消失。这种新型病毒主要侵入鱼体造血器官,比如肝、脾、肾,造成这些器官出血、坏死,同时为外界环境敏感,一旦环境激发就会加快死亡,这样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死亡,危害极大。

  内外因综合因素 导致如今的严重局面

   最终导致双流金桥各渔场大面积鲫鱼死亡的因素有哪些?蔡经理分析,整个事件前期鲫鱼疱疹病毒无疑是鱼死亡的内因,而随着事态发展,养殖户的错误诊断和不合理用药就成了造成鲫鱼死亡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

  “鲫鱼发病后,养殖户不知道怎么用药,他们主要按照常规的治疗方式:消毒、杀虫加内服等,盲目用药。事实上这时候大量使用消毒、杀虫药已经没有意义了,反而会对鱼会产生很强的刺激,加重鱼体负担,加快死亡速度。”蔡经理说,后期越用药死得越严重,如果在这个病暴发之后就稳定水质,内服抗病保健药品,反而死亡速度会减缓。

  感染病毒后 短期内如何减轻经济损失?

   目前,双流金桥、红石渔场还有一些养殖户虽然也已出现了病情,但控制不当会加重疫情的发生。对于他们如何在短期内减轻经济损失,蔡经理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1、已经开始发病的情况下,短期内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适当内服一些增强鱼体免疫力的保健产品,例如维生素C、黄芪多糖、酵母发酵物以及通威芪参免疫散等,加强鱼体免疫力。

   2、可以使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品外用消毒,比如碘液等,切忌用刺激性大的消毒药品和杀虫药品;之后,可使用调水产品,稳定水质,比如改水解毒宝、黄金肽等。

   3、加强增氧机的使用,加强投饵区增氧,从而使水体系统更稳定。

   4、选择优质饲料,同时控制饲料的投喂量。

   5、当前区域内已发生感染,因此尽量不要将水乱排、乱放,避免再次交叉感染。

   6、做好死鱼处理工作。

         覆巢之下有完卵

   常言道:覆巢之下无完卵,但此次双流金桥镇大片渔场遭遇鲫鱼鳃出血的情况下,红石渔场一口塘却安然无恙。

   当周围一群老板前来取经时,受不住众人恳求,张其年道出了背后真相。

   刚走进张其年的大门,眼前的一抹蓝色就映入眼帘。“通威365模式示范基地”对于示范户张其年而言,“这个模式真的很好!”就是最直观的感受。然而更多人或许还想知道:红石渔场365模式示范基地能避免此类损失的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对此,通威股份水产市场部技术服务经理蔡泽文在通心粉社区“鱼病通”板块给出了答案。

  365模式优势凸显 鱼体抗病能力很强

  蔡经理表示,对比来看,双流红石渔场365模式示范基地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使用了365模式各项技术的情况下,鱼体的抗病能力明显增强。

  据了解,365模式之“6”指精准组合投喂、均衡增氧、藻菌调控、鱼病防御、“一”技术、底排污六大关键技术。以藻菌调控为例,它充分利用水体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充分利用菌类的同化作用和脱氮作用,来保持碳氮平衡、藻菌平衡,维持池塘污染率与净化力的平衡,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稳定。

  “通过运用365的关键技术,鱼塘水体的净化能力明显增强,水中各种有害物质被及时清除,鱼就能拥有健康状态。因此外部环境的改变,对鱼体的影响就小得多。”蔡经理还举例说,此前走访市场时,一个示范塘的养殖户就表示,现在不仅阴雨天可以喂鱼,鱼长得比以前快,而且鱼也很少发病,连鱼药都基本不用了。考虑到整个养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蔡经理认为,365模式跟传统养殖模式最大的不同是考虑到了整个养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整体技术提高转型期 改变养殖模式是关键

  当前,重大疫情困扰着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如鲫鱼“鳃出血”、草鱼“出血病”等,养殖风险大。很多区域的水产养殖状况起起伏伏。那么,对于养殖户而言,新的出路何在?

  蔡经理认为,中国的水产养殖业已到了一个整体技术提高的转型期。“一方面,鱼病大面积暴发,说明现在的养殖环境出问题了;另一方面,消费者更加关注水产品质量。这两方面都要求行业转型,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而365科学养殖模式的大规模推广,正是走到这样一个时间点。”

   透过这一系列的追踪调查得知,红石渔场之所以成为覆巢之下的一颗“完卵”,根本原因是通威365模式的采用,才为红石渔场竖起了一道屏障,免受“鳃出血”之苦。

  通心粉社区-鱼病通 抗击鱼病反应迅速、效果显著

 

  通心粉社区上线2个多月以来,社区“鱼病通”版块已成功解答了851例在线求助,完成了935例的案例分享,得到社区用户的一致赞赏与好评。

  凡是有水产养殖的地方,“鱼病通”都能为其服务!目前,“鱼病通”在鱼病在线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只要有网络,“鱼病通”就能对鱼病作出快速反应。

  在一系列抗击鱼病行动中,其中对广东惠州养殖户老张的帮扶行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在惠州养殖户老张鱼塘发生死鱼的当天,“鱼病通”专区就收到了老张的求助帖,看到求助帖的第一时间,通威就组织了鱼病专家赶赴现场对养殖户进行援助。这一做法,正好印证了刘汉元主席在通心粉社区中强调的那句话:“通威将始终和每一位客户在一起。”

  除此之外,通心粉社区上连续3天对死鱼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在“鱼病通”板块,专家对死鱼事件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指出解决措施、救急方式实施情况等而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持续关注,这不仅将信息进行了有效整合,让养殖户群体对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了解更客观,同样也为其他养殖户传授了最有效的技术知识。可以说,“鱼病通”成了老张在困境之中的救命稻草,同时,也给其他养殖户朋友作出了处理鱼病的科学示范。

  为了精益求精,提高鱼病诊疗方面的工作效率,方便社区用户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习知识。“鱼病通”版块下一步还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鱼病信息库,将水产鱼病知识加以归纳整理,使其系统化和形式化,从而为广大养鱼专业户提供鱼病识别和防治等技术指导。

  (1)建立鱼病信息库,整理、收集国内主要养殖品种鱼病的相关信息,包括求解鱼病诊断问题所需的知识:地域、季节、水环境、鱼体自身的机体特性的信息知识;鱼体的症状知识;鱼病专家诊治鱼病的经验知识和水产学常识;鱼病专家的诊断思维、诊断推理方式以及诊断过程知识,并分析患某种病的可能性,并提供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2) 鱼病知识概念化,首先将现实世界鱼病诊断问题的主要因素抽象出来,建立相应的鱼病诊断抽象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主要因素:鱼病诊断主体、鱼病诊断客体、鱼病诊断要素(症状、疾病、病因)、鱼病诊断结果(治疗方案)、鱼病诊断方法等进行相应的概念化描述。这种“描述”不再是对鱼病领域中原有事实的复述,而是以一种适于知识与计算机处理的方式对症状、疾病、病因等概念、实体对象及关系进行重新描述或表示,其中包括符号语言等。知识概念化研究将为更好地实现对鱼病领域知识的获取、表示、组织提供理论依据。

  (3)构建症状——疾病——病因逻辑数据库,梳理由各种症状倒推疾病的逻辑关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