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威股份副总裁,江浙、江淮片区总裁兼苏州通威总经理宋刚杰专访

2014年09月03日 来源:通威

◆bv韦德(中国)官方网站高管系列深度专访之三

  对于我们的采访报道,宋总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不仅向我们详细讲解了苏州通威、江浙、江淮片区的发展历程,还对《通威报》内容提升建议良多。甚至为了满足我们对于图片的要求,特意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换上了一套正式的通威工作装。

  当我们真正走近这位老通威人,不难发现在他淡然的外表下,其实拥有一颗炽热的事业之心。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宋总的微信签名————“老骥伏枥”即可见一斑。此外,他还是集团内部第一个提出“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管理者,反复跟我们强调“要把员工放在第一位”。而今,这位曾经为通威立下赫赫战功的“老领导”,又正在布局怎样的“新思路”?

  片区翻身仗

  “在华东市场,我们的特种料总销量是排名第一的,将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后面。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还是比较欣慰。”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宋总语速不快,但充满自信。

  2005年,通威在江苏省已经建立起无锡公司的情况下,仅仅在100公里以外,又开始着手布局成立苏州通威。当时无锡公司已能达到10万吨的年产量,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很多人都不太能理解,为什么通威会在相隔百里之外再在苏州建立公司?甚至苏州通威后来生产的各种饲料,当时在无锡都已具备生产条件,并且,这些产能在当时仍完全未得到满足。

  从发展背景来看,通威拥有悠久的历史与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特种水产饲料却一直是块短板。更应该看到不足的是,通威品牌之前更多侧重于常规水产料,在特种水产料领域尚未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时,很多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已经非常良好,正是看到华东水产料市场广阔的空间,刘汉元主席决定在苏州设点建厂。

  遗憾的是,苏州通威2006年投产,2006-2008连续三年的发展都举步维艰。直到2010年,这家投资数千万元的公司还只有2.8万吨的销量,挣扎于盈亏平衡线上。究其原因,后台支撑、产品研发与政策配套,以及相应的发展理念,都与市场发展有着一定的差距。如何找到适合通威特种水产料的发展空间和道路?如何整合过去通威在水产领域多年的经验与积累?几年时间,苏州通威一直在痛苦中进行摸索。与此同时,无锡、绍兴和合肥等公司亦陷入低谷,整个江浙片区在股份公司的排名靠后。

  为此,在管理总部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人才队伍的引进之后,2011年,宋总奔赴苏州通威一线,深入市场调研,明确了通威在华东市场硬件设施方面巨大的优势,着力补强技术储备与研发,调整市场策略。2011-2013年,在管理总部的指导下,江浙片区销量平均复合增长超过20%,尤其是去年,超股份公司平均增长率10%。单从利润水平来看,从2010年的两三百万元,到2011年1000多万元,2012年达到2000万元,去年超过4000万元,“今年超过5000万问题不大,从倒数变为现在股份的前三位。”宋总介绍,从整个华东来讲,江浙、江淮两个片区加起来的利润超过1亿元。

  然而宋总却并不满意。在他看来,今年江淮的总体形势不算太好,过去5-10年积累下来形成的思维模式,以及相对固化的市场经营理念,改变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怎样去引领市场,让公司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从管理上、市场上去进行提升?宋总坦言,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饲料之外如何下功夫

  股份严虎总裁曾一再强调,通威的经营必须转型。如何真正理解到位并积极付诸实施?长期以来,宋总一直致力于此方向的探索。从2006年开始,他就明确提出构建服务体系,在饲料之外下功夫。

  在他看来,饲料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呈现高度的同质化,想要有突飞猛进的提高很难。而通威作为龙头企业,也必须走正路,采用正规的原料、正规的生产,不可投机取巧。如何强化我们的产品优势?“从饲料之外去努力,作为养殖户来讲,所有的养殖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明确了这个以后,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养殖户怎么样能够做到效益最大化。” 

  而单位养殖面积的效益最大化,又由多个因素构成。宋总打了个比方,木桶一定由很多木板来构成,饲料只是众多木板中的一块,只是占的比例最大,但是这块板再宽再高,也无法决定水装得最多,我们必须找到最短的木板。而不同区域、不同的养殖对象,短板又是不一样的。其中最基础的是水、种、饵三个要素,在这之外,还有管理、销售、对行情的把握、疾病的防控等,找到养殖户的最需要、最缺乏的那一块板,一心为了养殖户来进行提升,是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最近天气不好,鱼不吃、水不好,投喂量减少,我们的饲料就卖不出去。这当然是事实,但假设我们换个方式来想,鱼类的生长时间是有限的,这些情况会影响销售,进而造成资金积压、生产周期变长、池塘的效率受影响,而同样是卖出去,规格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养殖效益存在巨大差异,随之而来的,公司赊欠的风险也会增大。”按照宋总的思路,各个环节,都是一体。为养殖户着想,让鱼按时或提前出塘,比如帮助他们改变水质、推广模式,把养殖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使得养殖户投料量加大,企业的销售情况自然就会好转。

  照此,苏州通威成为股份第一家组建技术服务部的分、子公司。从刚开始的1个人,到现在将近30人,拥有股份内部最大的服务团队。宋总介绍,40人的业务团队匹配了接近30人的技术团队,并且把服务作为一项考核指标,把技术服务人员从为养殖户看鱼病的“救火队员”角色,转变为主动服务、指导养殖户进行科学养殖的“引导者”。

  “今年我们的海壹虾苗销售已经达到10亿尾,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在目前困难下,虾料的增长较去年将近50%,非常高。为什么?”一开始,华东战区的种苗推广工作非常艰难,2011年还只有几千万尾,当时海壹种苗公司甚至已经失去信心,决定放弃华东市场。

  宋总亲赴海南,一片诚意之下,海壹才决定继续在华东推广。为此,宋总将其列为专项工作,设置苗种推广专员,与示范户经销商开展广泛合作,加以引进和推广。

  “今年我们开始享受10亿虾苗带来的虾料销售。”宋总自豪地说,在苗种推广这一块,苏州通威做的工作无疑是最多的,引进推广品种的力度是最大的。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如今,宋总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为养殖户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支持。整个2013年,宋总的大量精力放在了对于南京通威水产科技基地的打造上。

  “投资了三千多万元下去,基地的打造方式,是基于通威在整个华东的战略需求。”宋总介绍,单一的饲料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更加艰难,我们需要真正围绕养殖户服务、提升养殖效益,并匹配相应的配套资源,如此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如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之前通威也与江苏本地的10多所大专院校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每次通威班开班,宋总都会亲自跑到学校去作动员,吸引学生踊跃参加。可即便这样,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学生生产实践几乎为空白,对于专业的了解非常浅薄,基于此,宋总立志将南京水产科技基地打造为通威华东人才培训的基地,要求学生全部到基地去从事最基础的生产实践活动。

  同时,为了寻找适合本地特色的产品、模式,宋总亦将南京基地定位为通威在华东的科研实验基地、优良的水产苗种推广基地,以及模式示范推广基地。不同的渔业品种、不同的养殖模式,包括经销商、养殖户的现场参观与培训,都将在此得到实践,让通威的技术和理念通过这个平台对外传播。其中,鱼光一体模拟发电项目,已经建成并实验发电。

  此外,宋总还提出了“水产疾病防控体系”这一理念。“这个话好说,却不好做。苏州公司建立了超过10家以上的实验室,没有哪一家饲料公司能投入如此大的成本和精力来做这件事。”宋总介绍,目前在养殖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养殖户“病急乱投医”,甚至杂货店、发廊售卖廉价劣质渔药等情况也非常普遍,养殖户“把鱼当成试验品,能不能医好,完全没有依据。”而药敏实验室能对发病的鱼虾进行取样,对致病微生物进行分离,选择最有效的药物,做到科学诊断,对症下药。

  “一系列的工作之下,算是略有成绩。尽管今年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目前正在积极想办法进行调整。”宋总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与客观,“如果说片区这几年有好的表现,这其实是大家共同的努力的成果。” 2012年,苏州公司荣获 “英雄团队”称号,在宋总看来,片区骨干员工稳定,管理团队在股份和行业都是最好的。

  团队优秀,在于发挥出每一个人最大的能力。宋总的管理要诀,是努力在公司营造一种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多年以来,他一直坚持“服务市场、创造价值、精细管理、快乐工作”十六字方针毫不动摇。

  宋总曾在述职报告中谈道:“苏州公司的员工也许挣得不是最多的,但是幸福感肯定是最强的。”他认为,无论是客户价值还是股东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一定是靠员工来完成,因此他更关注的是员工价值的实现,坚持以“员工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带领团队。从一线生产工人到管理团队,关注他们个人才能发挥、收入提升、家庭幸福等方方面面,“给予他们帮助与信任,比向他们提要求更有用”。

股份华东战区篮球赛合影
股份华东战区篮球赛合影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