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绿色引擎”驱动通威跑出“加速度”
两组数据印证了我国光伏产业的亮眼成绩——
制造端,主要环节产量在全球占比均超过2/3,产值突破7500亿元,其中,多晶硅、组件产量分别连续11年、15年位居全球首位。应用端,累计装机量从2012年底的6.5吉瓦迅猛增至2021年底的306吉瓦,连续7年位居全球首位。
从10年前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如今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多项第一”,我国光伏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凸显。这十年,光伏产业如何走出困境、积厚成势?当前产业发展有哪些亮点,又面临哪些挑战?
9月28日,《人民日报》以《光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题,深度报道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作为中国光伏企业代表,通威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领先实力获得关注。
通威智能制造和“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获得《人民日报》关注
文章报道了全球光伏行业首个5G应用基地——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智能制造生产车间的场景。无尘车间内,数百台智能小车来回穿梭运送货料,一片片灰色硅片经过制绒、刻蚀、镀膜等工序,成为深蓝色的电池片。与传统电池片生产线相比,金堂基地运用5G、大数据等技术,用工减少约62%,生产效率提升约161%。金堂基地一期项目共有17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250多万片电池片,受下游旺盛需求拉动,目前处于满产满销状态。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通威太阳能光伏电池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
《人民日报》报道指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光伏硅片、电池片、组件3个环节的产品出口总额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再创新高。今年以来,在“双碳”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3.4%、45.5%、46.6%、54.1%。
“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共识驱动下,市场对光伏发电的需求持续扩大。另外,巴西等新兴市场也实现了不同幅度增长,今年以来海外市场表现较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分析。
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以通威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坚定发展信心,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扩大产能规模,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为我国能源转型、“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提供了强力支撑。
永祥新能源精馏塔装置
自进军光伏新能源领域以来,通威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实现了一路仰望、追赶到成为全球领先的华丽蜕变。通威旗下永祥股份打造出了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综合能耗低、技术集成新、品质优的生产线,高纯晶硅产能达23万吨/年,全球领先;在高效电池片环节,通威太阳能高效电池总产能超54GW,电池片出货量连续6年摘下全球桂冠;在新能源终端,通威已建成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电站51座,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超过 3.1GW。
通威如东“渔光一体”基地
凭借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先进的制造水平以及不断扩大的产能规模,通威光伏行业领先地位持续巩固,受到央视、人民网等权威媒体、财经媒体、行业媒体的聚焦,展示中国光伏产业在智能制造、绿色发展以及塑造全球竞争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