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威40年系列传播之40个瞬间⑨:广东通威,中国水产饲料发展史上的传奇

2022年07月14日 来源:通威 作者:汤贯宇


▲ 2000年7月,广东通威年产50万吨饲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企业的竞争既是短跑,又是长跑,更是马拉松,因此要讲求速度与耐力兼顾。

——刘汉元主席

1997年底,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震荡波及内地。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低迷带来的风险,提振市场信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对若干农业生产资料免增值税的通知》,规定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期间,整整三年,对多种农资产品免增值税13%,其中饲料产品赫然在列。 

当时,从1994年到1997年期间,随着涪陵、重庆等几家分、子公司的成立,通威饲料年产能已上升到近100万吨。

刘汉元主席清楚地看到,又一个大规模扩张的政策商机到来了。而这时通威刚完成了大规模企业管理改造和渠道改造,一切都恰到好处。这正应了那句老话:“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

1998年初,刘汉元主席确定了由内向外的辐射式扩张战略,随后两年,武汉通威、沅江通威、苏州通威、北京通威、长春通威、广西通威等纷纷成立。到1999年,通威在保持淡水料市场扩张势头的同时,又开始关注广东沿海的海水料市场。当年,已开发出海水料的通威在刘汉元主席的亲自统帅下挥师广东。

当时广东水产产量和消费量都是全国最高,饲料产销量占全国的1/4,饲料行业前十名中有六家都集中在此,是全国水产行业最繁荣、商业化水平最高的省份。但广东市场有一个特点,由于当地天气炎热适合鱼类生长,长期以来,即使用传统粗糙的饲料简单喂养,鱼的产量也不错,因此广东水产饲料企业虽然数量多、产量大,但产品品质并不高。

相比之下,通威的技术就显现出了巨大的比较竞争优势。四川水面资源少,适宜的气温等各方面条件差,要养好鱼只有依靠技术支撑,因此多年来刘汉元主席带领通威下了极大工夫研究技术,饵料系数等多方面已无可争议地达到国内第一、国际一流,技术沉淀远远领先于广东企业,而且积淀了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

广东市场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如果通威拿下这个全国容量最大、最繁荣的市场,不仅可获得丰厚回报,还将当之无愧成为全国最大的水产饲料企业;同时通威的技术成果和市场营销策略,在拿下这个市场制高点之后,将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

广东之战,就是决定通威能否获得全国性成功的“淮海战役”。因此通威必须抓住广东市场,而且要取得压倒性胜利,不能小打小闹淹没在市场中,否则这次战役就失败了,也失去了这个战略性市场的价值与意义。

于是刘汉元主席按当时全国最大的单厂规模,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膨化料技术设备,在1999年投下当时堪称巨资的1.2亿元建厂。建厂前,刘汉元主席布置工作说:“投产当月销量要达到5000吨!”下面的员工一听,怎么可能?但刘汉元主席早有安排。

▲2000年7月28日,广东通威年产50万吨饲料生产线竣工投产

事实胜于雄辩。2000年7月,全行业最大的饲料厂——通威50万吨饲料厂在南海县正式投产。通威首先是做出了产品标准、营销标准、服务标准;其次试点示范宣传推广标准,由此建立了引领全行业的标准化运营模式。

▲2002年,刘汉元主席在广东通威冒雨看望养殖户

刘汉元主席后来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任何一件事,只要你想清楚了再去做,鲜有不成功的。”刘汉元主席亲自率领通威在广东市场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打造了水产饲料行业的经典案例,不但在规模上更加巩固了通威行业地位,还树立了同行至今遵循的诸多行业标准方法。细节的精耕细作和强大的传统性力量,这两方面效用的叠加促进,使广东通威成为了中国水产饲料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

广东通威厂区

刘汉元主席曾经说过:“每个团队的能力是有限的,做精做专才能做大做强,任何时候对标行业前三位,把各种要素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始终领先别人半步,才是保障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40年来,通威人始终坚守质量,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只争朝夕,如改革洪流的星辰大海,照亮前路。

X